空间大地观测技术联合处理的最新进展
题目:
空间大地观测技术联合处理的最新进展
摘要:
大地与天球参考框架是大地测量的基石,在定位导航授时、自然灾害预警、海平面与气候变化监测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参考框架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包括GNSS、VLBI、SLR、DORIS在内的多种空间大地观测技术的联合处理,而这一处理过程依赖于各技术间共享参数的有效约束。现行的国际大地参考框架(如 ITRF2020、DTRF2020、JTRF2020)大多通过测站坐标在参数域或法方程域中进行联合解算。然而,在观测值域中进行多技术联合处理,不仅能够提升参考框架和地球自转参数(EOP)的统一性与精度,还可以利用其他公共参数(如EOP、卫星轨道、大气延迟和钟差等)进一步改善联合解的质量与参考框架的稳定性。本报告将介绍面向观测值域的多技术联合处理软件平台的最新研发进展,并探讨多种公共参数约束在联合解算中的作用与贡献。
汇报人简介:
王君刚,分别于同济大学获得测绘工程专业学士与硕士学位,2021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联合处理与参考框架建立,尤其在GNSS精密定位与定轨、大气延迟建模与地表负荷效应等方面具有深入研究。基于PANDA软件,开发了可实现VLBI与SLR联合处理的多技术融合解算平台。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Journal of Geodesy》《测绘学报》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时间:2025年5月27日09:30:00-11:30:00
地点:天文大厦19楼银河报告厅
报告邀请人:陈俊平研究员
附件下载:
Speaker:Prof. Dr. Wladimir Neumann
Time:21/08/2025 (Thursday) 15:00
Location:Small conference room 3rd floor
Speaker:焦艺菲博士
Time:2025年8月15日 (周五) 14:00
Location:天文大厦三楼小会议室
Speaker:Prof. Daniel Hestroffer
Time:July 22 (Tuesday) 14:00,2025
Location:天文大厦三楼小会议室
Speaker:徐麒 博士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Time:2025年 7 月 24日(周四) 上午10:30
Location:比邻星协同交流室A
Speaker:Andrzej Krankowski
Time:2025年7月21日上午10:00
Location:天文大厦三楼中会议室